头衔:最老实的斑竹 等级:版主 文章:293 积分:551 门派:风一族 注册:Monday, October 7, 2002 |
国家队冬训教材——装备课程 一、 防寒装备 登山衣着必须配合环境的变化,而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四个:高度、风速、湿度、温度。 人体处在静止的环境中,热量散失较少。若有风,则这种流动的空气能不断地将热量由体表移走,此时热量的散失是相当可观的。这种因风力 所引起的风寒效应,使得体温在有风的环境中较实际气温要来得低。在零度以下温度,气温越低,风寒效应越显著,而高度每上升幅度一千 米,气温一般降低6℃。 能加速人体热量散失的因素除了风之外还有水份,一般衣物在湿透之后,其绝缘保温效果大约减少39%以上,而水的冷却能力较之空气的冷却能 力高23倍,因此假如衣裤湿了,体温被水份快速冷却下来,登山者很快便会感到寒冷难耐,此时再加上寒风,尤其是在高山上,便有可能因失 温而造成冻伤的可能性,因此登山者必须考虑到防寒装备的防风、防水、透气性的重要性。
1、 贴身衣裤 贴身衣裤的第一层内衣:登山者一般很少穿棉质内衣,因为棉质的内衣虽然透气性强、舒适,但由于吸水性也强且不易干,所以寒湿的内衣会 摩擦皮肤产生不适感。
2、 保温衣物 保温衣物一般选择毛料的长衣长裤或抓毛衣裤。含毛量较高的毛衣毛裤能提供很好的保暖效果,即便湿了也仍能保暖。登山时所用的毛衣式样 以简单保暖为主,所以一般选择圆领套头式或高领套头式。 保温填充料:羽绒衣裤保暖性强,压缩性也强,但因潮湿而失去保温,所以外层的面料应该能防水、防风、透气。羽绒外套具有不同的隔间方 式,单层隔间是最简易而价廉的缝制方式,不过由于在线缝处其绝缘厚度等于零,故防寒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双层隔间的方式则顾及衣服全 面的绝缘厚度,保温效果好。观察羽绒衣裤的质量及隔间方式是选择羽绒衣裤的要点,因为无法直接观察羽毛,只能用手去感觉,如果感觉较 硬,甚至极为粗硬,则表示羽毛多而羽绒少,质量不好。还可观察起膨胀厚度,膨胀厚度越厚就表示防寒效果越好,用手掌将蓬松的羽绒衣压 扁,看它复原的快慢,也可判断质量的好坏。选择羽绒衣时袖口最好是粘贴式的,以便于脱戴手套,也可避免手腕受冷。而拉链为双层的最 佳,在寒冷的高山上便于操作。
3、 防风衣裤 防风衣裤的一般材料能防风但防水高的常常透气性差,反之透气性好的则防水性差。而大家熟知的GORE-TEX面料不但能防风防水而且透气性 也好,它能够兼具防水性与透气性的关键在于其每个微孔的直径只有0.2微米,聚集在材料表面上的液态水会形成分子团,其大小大概是微孔直 径的两万倍,因此液态的水份不能通过微孔而使GORE-TEX具有防水性。另一方面,身体蒸发出来的汗液是以气态的水分子存在,微孔孔径是 蒸汽分子的约700倍,故蒸汽可以轻易透过微孔而蒸发于衣服外,因而使GORE-TEX具有透气性。而GORE-TEX在使用上大多制成薄膜贴附在 各种不同的高透气性纤维制品上或夹在这种材料当中,然后再作成睡袋、帐篷、风衣裤、外套等登山装备。而GORE-TEX制品如果被油污等弄 脏了,起防水性会减弱,因此定期清洗保持清洁,洗衣时不能揉搓,更不能在洗衣机里清洗,一般直接用刷子(软的)轻刷局部较脏的地方。
选择这种面料的防风衣裤时应注意几点: (1) 防风衣裤必须够大,能容纳较多件保温层衣服。 (2) 必须是连帽的且最好有帽檐,颈部有松紧带。 (3) 兜帽也须够大,可以在内部再戴帽子。 (4) 长度要超过腰部,最好后面比前面的长一些,而双重拉链可以从上下两个方向拉开,这样便于使用安全带和便于操作,且拉链外部有可粘 的保护层。 (5) 冲锋裤的侧面要有长拉链,且拉链外部有可粘的保护层。选择吊带裤,可以遮盖身体的大部分,能防止冰雪粒在腰间熔化所以保暖性强, 但换衣和解手时不太方便。 (6) 冲锋裤的臀部及膝盖处最好有附加层,因为在山上修路或休息时这两部位与冰雪面接触最多。
4、 帽子 根据研究,头部的表面积占整个体表面积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15℃时,人体所产生的热量有三分之一是从头部散失。在零下15℃时,即有四 分之三的热量经由头部散失。如果在零下40℃头部未加保护,全部的热量从头部散失。所以头部的保暖防寒,在越冷的环境越应该要注意。 登山行军时一般带有帽檐,还配有护耳及护颈的垂折帽子。在更高海拔及较寒冷的营地帐篷内,睡觉时戴套头露脸的保暖帽,它可以包住头、 颈部,也可以卷起来,若用睡袋朦住头部,呼吸困难,睡眠不好。
5、 手套 手指是最难保暖的部位,因为寒冷时身体会减少四肢末端的血液流量,血液流量减少,手指的灵活度就减弱,使一般的操作变得困难,所以手 套的选择安全性非常重要。很多登山者手指冻伤的原因与自身的保暖措施和手套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手套分拼指手套和分指手套,登山行军时在寒冷的情况下先戴一个较薄的分指手套,在戴一个拼指手套。行军时所戴的分指手套一般是聚酯羊 毛料,不仅具有隔离空气的效果,而且易干。而拼指的防风、防水手套是外保护层,手背部分要防水防风透气的材料,手掌部分另加有防滑的 附加层,这样使用登山装备时抓得更牢固更结实,手套口应盖过冲锋衣的袖口。
6、 袜子 登山时一般穿两双袜子,因为高山鞋几乎不透气,脚上的汗水会逐渐聚集,直到有机会脱下高山鞋为止,所以内穿聚酯纤维料的袜子,可以将 汗水传到外层的袜子,使足部保持干爽,外层可以再穿一双毛袜。毛袜的功能除了脚部的保暖作用外,还能相对避免登山鞋的磨脚。但是袜子 穿多了,导致鞋内过紧,若脚趾不能动会阻碍血液循环,这样不但没能保暖,脚趾更容易冻。 登山前把备用衣服一定要带好,特别是袜子、帽子、手套、贴身衣服等,尤其是手套,有时手指的冻伤可能直接是因为手套的质量所造成。
7、 睡袋 睡袋的保暖原理:睡袋是靠其填充物的蓬松,而造成一层不流动的空气层,利用这静止的空气层作成一道防线,来隔开外界的冷空气与人体所 产生的热气,减少体热的散失,而睡袋的绝缘保暖效果,主要取决于其绝缘层的厚度。
睡袋的型式 睡袋的型式有好几种,但从机能和保暖上考虑“人型”是最优良的睡袋设计方式。这种人型睡袋由上至下逐渐窄小,头部大概呈半圆形,沿着 整个开口边缘穿有细绳及扣绳器,在寒冷的情况下能收紧而只露出脸部,暖和时也能打开使用。整个开口在睡袋的一侧,有长至末端的双链, 当气温回升或感到闷热时一般打开睡袋的下面,使脚部通风。为了避免拉链卡到布料中,拉练侧应设计有止卡布,而且拉链后须有管状隔离 层,避免散热。 绝缘填充的种类 睡袋的保暖度、重量和价格主要依填料的种类和品质而定。填料中羽绒最保暖,而羽绒睡袋厚、暖、易压缩、不变形、经久耐用。羽绒的缺点 是价高且吸水,羽绒潮湿后不蓬松,失去绝缘效果,毫无保暖作用。 绝缘填料的缝法 羽绒睡袋有好几种缝法来固定羽绒,其中斜管状缝法直接把羽绒的两层布缝在一起,此法简单又便宜,但热气会从针脚散失,不宜使用于登 山。而叠瓦法是将一块块合缝如瓦片般交叠缝,盖住针孔,避免热气从针孔散失,须缝二至三层,错开缝线。 暖和的睡袋可烘干手套、袜子和鞋垫等小物,但千万不能穿着大件的湿衣物入睡,这样在睡袋内没有流动的热气,就不易暖身体。 睡袋的选择及保养 睡袋一般标有睡袋的适用环境最低温度指数,也就是以使用该睡袋在所标示的最低温度环境里仍能感觉舒适为准。但影响睡袋使用温度的因素 很多,故仅供参考,这种指数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要考虑到帐篷的质量及环境的情况等。睡袋务必保持干燥,平时应风干,不可暴晒,更不得 烘干。凡是羽绒制品,除非实在有必要,尽量避免清洗,所以睡袋的清洗要特别慎重。如果只是局部特别脏,尽量只洗局部就可以了,若平时 有使用睡袋内套及睡袋外套的习惯,便只须清洗此二附件,而不必洗睡袋本身了。
8、 高山鞋 高山鞋是由内靴和外靴组成,内靴是由特殊保温材料组成。各种品牌的高山鞋质量上选购时不太好作比较,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选购高山鞋时要 注意的几项问题: 买高山鞋的时候把登山常穿的厚袜子随身带好,试穿时把袜子穿上,再把鞋带系好,可能的话背上背包行走几分钟,让鞋子内部的线条符合你 的脚型。 一双和脚的鞋子应该紧紧地保护着脚跟,脚趾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向前倾时,脚趾不会挤在一块儿。站在一个向下倾斜的坡度上,最能测知 脚趾是否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穿上厚袜子,再穿上内靴,试着脚趾往前顶,然后在脚跟后面能否塞进两个手指头,若能塞进大小较合适。 如果鞋太紧,会阻碍血液循环,使双足变冷,增加冻伤的机会。太紧或太松的鞋都会把脚磨出水疱,所以高山鞋一开始就要试穿好,这种鞋不 象皮鞋一样,穿久了就合脚。高山鞋是否合脚不仅影响行军的舒适感和速度,而且更影响双脚的安全,尤其是在高山上。 在登山之前记得要修剪脚趾甲。 登山鞋的保养同样重要。尽量避免在碎石坡上经常使用,下山后应解去鞋带,用干布或刷子除去泥土等附着的杂物,使鞋的皮面保持干净。若 太脏应水洗,但不可暴晒,热度会损伤皮质、缝线、粘胶等。而湿的登山鞋应塞以纸巾吸收水份,待干燥后,放在阴凉干燥处。要想使你的高 山鞋耐穿而舒适,应该对鞋子要有感情,悉心保养,爱护使用。
9、 雪套 雪套的作用是在登山时防止雪粒等进入高山鞋内从而保持脚部及内靴的干爽,从雪套与高山鞋的连接形式来分主要有三种,各种雪套的侧面有 拉链及粘布,雪套顶口有各种松紧带。 挂式雪套:最常用、易穿戴,但是雪套与高山鞋的连接不十分牢固。 套式雪套:比较牢固,但不便于穿脱高山鞋。 联体雪套:直接与高山鞋是联体的,非常牢固,但不经济,易报废。
二、 背包 在登山的过程中,背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行军时的安全,而打包的方式则会影响到行军时的舒适感和疲劳程度,所以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背包的 选择及打包的要领。
背包的选择 选择背包时首先要考虑到你的用途,一般的野外活动及攀登高山时所用的背包大不相同,登山所用的背包没有许多零件。 首先要从容积上选择,一般登山使用60公升以上的背包,当然这要根据自己行军时所带的物资而决定。 其次要注意背包是否合身,背包的调节范围必须符合背长,背包的款式及舒适程度要亲自试了后再选择。抬头时避免碰到框架或顶端的口袋, 背包所有接触到身体的部分是否有足够的软垫,查看背包的内架及缝线结实程度。特别要注意肩带的厚度及质量,还有检查是否有胸带、腰 带、肩带等以及它们的调节带,还有提环、冰镐环、冰爪带及压缩带等功能,拉链也要方便和牢固。
装包前的检查 首先检查个人物品:睡袋、睡垫、路餐、保温杯、鸭绒衣或冲锋衣;一般容易遗漏的有墨镜、防晒霜、唇膏、头灯、小刀、火种、纸、备用袜 子、厚手套、套头帽、手表等。 集体物品:从帐篷、雪铲、绳子、套锅、燃料、食品、雪锥、冰锥等中已分给自己背的物品。
装包的要领 一般睡袋放在最底层,因为睡袋是到了营地后最好才取用,其次放坚硬而体积大的,如帐篷等。再放坚硬而体积较小的,如燃料、套锅等,最 后放食品、保暖衣保温杯等。 当然这只是个参考,具体还要考虑到背包的款式和容积,且必须充分利用背包的零件及容积,如睡垫、保温杯、较小的帐篷等物品完全可以挂 在背包外的各处。但切记一定要系好,若在行军过程中掉,不仅浪费体力,更要命的是,较陡的地方会找不回来。 在出发时不管天气有多么好,只要行军时间较长,必须要随身携带羽绒衣,因为高山的气候变化多端此外物品摆放的方式要注意防水,所以一 般把备换衣物及不能湿的物品用塑料袋或密封袋装好。
三、 技术装备的性能及保养。 1、 绳子。 在攀登中攀登者把绳子称之为生命线,所以绳子的选择及保养是至关重要的,可能直接会影响到攀登者的安全。 (1) 用途 在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衡过渡。 (2) 分类及适用范围 动力绳:主要用于攀登。 静力绳:主要用于探洞。 攀登时的用法:单绳、双绳。 (3) 动力绳性能指标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抗拉力:22-30KN 弹性系数:6%-8% 注:冲坠系数=坠落距离/有效绳长 (4) 静力绳性能指标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抗拉力:22-30 KN 弹性系数=0 (5) 使用注意事项 应经过国际攀联(UIAA)或欧洲标准(CE)的认可。 个人装备,最好不要转借。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当被落石击中立即进行检查。 使用时,绝对避免放在锐利的岩角上进行横向切割。 使用时,不准才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绳子纤维里面,缓慢切割绳子,这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药品。 严禁购买旧绳子。
2、 铁锁 (1) 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刚性连接。 (2) 分类及使用范围 丝扣锁:用于相对永久的保护点。 简易锁:用于临时性的保护点。 (3) 性能指标 纵向拉力:大于20KN0 横向拉力:大于7KN。 开门拉力:大于7KN。 (4) 使用注意事项 保证纵向受力。 丝扣锁在使用过程中要拧紧丝扣。 尽量避免坠落,若坠落高度超过8M并撞击到硬物,就要报废。
3、 绳套 (1) 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软性连接。 (2) 分类及性能指标 机械缝(SLING):抗拉力达22KN。 手工打结(RUNNER):抗拉力随扁带(或圆绳)的性质及打结的方式不同而改变,很难达到20KN。
4、 安全带 (1) 用途: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2) 分类及适用范围 可调式:用于登山、攀冰、攀岩等。主要分: 全身式安全带:多用于飞降等类似的拓展项目。 跨档式安全带:多用于攀登高山,易穿戴。 坐式安全带:用于上述各项活动,是最常用的。 不可调式:用于个人攀岩。 (3) 使用注意事项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选择大小相配,松紧适度。 带子必须反扣回去,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穿好后必须进行检查。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尽量不购买二手货。
5、 上升器 在单绳技术中解决向上运动问题的器械,而在攀登过程中起到借力和保护作用。分左式与右式两种,适应不同用手习惯的攀登者。
6、 下降器 (1) 用途 在保护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减小操作者所需的握力。 (2) 分类几适用范围 “8”字环:最常用的下降器。 ATC:攀登者用最多的下降器。 GRIGRI:可以自锁的下降器。
7、 冰镐 (1) 用途 是攀登过程中最重要,用途最广的登山装备之一,主要起到借力攀登和保护作用。 (2) 分类及使用范围。 主要分两种: 直把冰镐:用于攀登雪山的各人随身技术装备。 弯把冰镐:用于攀冰及登山的修路。
8、 冰爪 (1) 用途:在攀登冰坡、冰壁和硬雪时起到最直接的保护。 (2) 分类及使用范围 普通冰爪:类型很多,没有特别的局部作用。 专用攀冰冰爪:主要是前齿的结构有锯齿的形状,用于直壁攀登。
9、 安全帽(头盔) 在攀登过程中避免头部受落石、冰块或上方抛下的装备引起的伤害,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在较多的坡度上攀登(尤其是看不见上方攀登者情 况下),当听到从上方掉东西的声音时,不能抬头看上方,这样很容易被掉的物体砸到脸上,头部应该贴近坡面,直到确认已安全。
注:国家队的装备教材是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许你一辈子也不会上雪山,也许你永远都不会去攀岩, 但这里的部分知识仍对你的户外活动有极大的帮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以后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先进装备。该装备课程仅供大家参 考,如果大家在装备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感想,欢迎提供你的宝贵意见
本贴转自“深圳磨房”,原作“居然” |
总是这样灿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