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鬼 魅 等级:论坛游驴 文章:157 积分:515 门派:精灵族 注册:Monday, June 23, 2003 |
[转帖]有同感顶一下 得刚来法国的时候,一次和瑞典同学与美国同学一起吃饭。 他们都只读到这个学期结束,接下来他们要一起去巴黎工作。 我问他们,你们想要找什么工作呢? 瑞典妹一派不在乎的说,餐\厅或服装店吧, 运气好一点的话,试试看能不能找到旅行社的工作, 因为他们都精通至少三种语言。 美国女生接着说,对呀,工作只是为了生活而已。 想想看,当人家问你住在哪里的时候, 我可以说我住在巴黎,这有多酷呀。 他们两个都很年轻,大学都还没毕业。 但都选择在大学念到一半的时候,来到法国开始另外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这样是很正常的。 虽然我并不能理解住在巴黎有什么酷的地方, 当时心理也老犯嘀咕,这样的工作能作一辈子吗。 但是我能了解,他们所想的是,人生有太多事情要追寻, 学历,工作只是为了辅助这个人生,不是全部。 另一次在上写作课的时候,主题也是谈到工作。 老师提到,法国法定最低给薪休假为五个星期。 语毕,在场所有亚洲学生全部面露不可思议的表情。 尤其像我们这种已经工作过,又重回学校的学生,更是觉得难以想像。 我问老师,五个礼拜包含国定假日吗? 老师回答,当然不包括。 这五个礼拜,是除了所有星期六日休假,国定假日之外,另外的给薪假。 而且这是法定最低标准,很多人的假期是高於这个标准的。 这下我们真的傻眼了。 法国的假日出名的多。 这样,他们一年工作到底有几天呢? 老师看出我们的疑惑。 「如果没有这些假期,哪里有时间去旅游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接着又反问「那在你们的国家,法定的给薪假有几天?」 我和那个园区工作的女生,小声的说「七天」。 然后不敢抬头看老师惊讶的表情。 一个月前,Angers这里举办了一个艺术活动。 这个活动很有趣,是让公众参观Angers当地艺术家的工作室或者家里。 除了欣赏他们的作品,工作的状况,也可以和艺术家聊天。 这个活动只有两天,在这两天的时间, 随时都可以去地图上标示出来的十六个地方参观。 於是我和另一个也很喜欢艺术的女同学相约在第二天前往。 因为时间有限,又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倚傍步行, 所以并没有全部拜访完毕。 但是我们看到了摄影,油画,版画,雕塑和水彩。 也由於我们去的时间很早,参观的人比较少, 因此都可以和艺术家们尽情的聊天。 虽然走路走的很累,但是我和朋友都觉得心里非常满足,也很开心。 晚上吃饭时,我们仍兴奋的讨论今天看到听到的事情。 忽然间,朋友提出一个疑问。 「他们几乎白天都有其他的工作耶。 而且他们每个人都会很多样的事物, 法国人是不是都具有很多种的身分呢」。 想想,好像真的是这样。 例如我们第一个去拜访的摄影家, 他白天是小学美术老师, 其他时间,分别是摄影师,素描画家和古典吉他演奏者。 再想到我们的导师, 白天是学校的教授, 其他时间分别是某个慈善协会的成员, 同时也在研究日本与法国的文化。 而她的未婚夫,同样是我们另一堂课的教授, 则同时拍摄电影,摄影,还有绘画。 至於我法国家庭的爸妈, 也分别具有多重身分,即便是在他们都退休之后。 这让我想到,之前在台北当上班族时, 我的生活,除了白天的工作外,还有什么?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热爱工作的人, 也很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连这次到法国唸书,最初的想法, 也是希望念一个可以对将来工作有帮助的学位。 只是,那时当我也许\怀着浅意识的津津自喜和朋友抱怨, 最近工作好忙,每天回家都累的半死的时候, 我还有什么其他的生活? 这样的反省,让我打了个寒颤。 在台北,所谓懂着生活的人, 也许\是知道几家别人叫不出名号的好餐\厅; 也许\是会定期上国家音乐厅听音乐会; 也许\是会在家里点着精油薰香,然后喝着药草茶; 也许\是当人家说起什么时尚玩意,也能够随意接口。 但是,这只是生活的模式。 基本上,只要照表^_^课,没有人做不到的。 那生活的实质呢? 当我们一天工作至少十个小时以上, 下班后脑筋还绕着工作进度和办公室纷扰, 连空闲时阅\读的书籍,都和工作或者至少精进自己以有利於工作有关。 身为「自己」这个人,我们还有什么? 当然这并不是说,把工作当成一种应尽的社会义务, 和讨生活的方法就是比较好的态度。 也不是说法国人动不动就罢工,或者游行, 来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就是有道理的。 更不是说,每个人都一定要把自己搞的像综艺团成员一样, 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 只是,我们的年轻如此短暂,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 即便不能活的如传说般慑人,也不能活的如流星般璀璨, 我们是否能够在「自己」这个符号当中,多增添一些元素, 不要让这个没有预设答案的申论题,变成全有或全无的是非题? 我真诚的这样期待,也希望我将来不会忘记这样的体会。 仅将此文,献给为选择工作所苦的人 |
总是要求美丽的女人有思想, 说是:容貌会老,而思想不会。 但是,当美貌的女人老去了谁还会在乎她的思想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