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黑呼呼的炭烧汤圆 等级:黑驴 文章:788 积分:1751 门派:逍遥派 注册:Thursday, October 3, 2002 |
[转帖]地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历史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玛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驼峰航线,那是运送战争物资的。而大后方民用物资的运输,则主要是通过这条国际间的“茶马古道”进行的。可以说,“茶马古道”为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茶马古道上的历史重镇
普洱--著名的普洱茶产区,历史悠久的茶乡 下关(大理)--滇藏贸易中茶叶的一个主要加工集散地 剑川--“茶马古道”集市沙溪镇寺登街入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沙溪寺登街区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丽江--茶马古道上最负盛名的商品集散地,抗战时期达到鼎盛 德钦--茶马古道上云南境内的最后一站 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齐名,是中国通往国外的又一条漫漫长路。它南起云南的茶乡普洱,经下关、丽江、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西进西藏拉萨,又经亚东,越过西马拉雅山口,经印度噶伦堡,到加尔各答。从普洱到西马拉雅山口的路程,最短也有7300余华里。“茶马古道”的另一条主要线路,起自四川雅安,经康定(打箭炉),过昌都,进拉萨,这条线路又称“大北线”。这两条主线,穿越了整个大西南的广大地域。这里雪峰连绵,山岳重叠:江河奔泻,波涛滚滚。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雪域西藏,其行路之难,更难于蜀道之上青天。生活在这块世界屋脊上的人民,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跨过江河峡谷,穿越丛山峻岭,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开辟出这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茶马古道。于是,在荒凉而孤寂的丛山峻岭中,响起了马帮长途跋涉的铃声。 云南西北最艰险的地段:丽江--德钦 丽江大研镇的气候、纳西族的风土人情,历来为藏族所喜闻乐道,历代南来北往的藏族马帮在此落脚,久而久之,大研镇成为滇藏贸易的主要集散地。 马帮从丽江出发到德钦的这段路,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第一条是过金沙江经桥头、中甸、尼西,再过金沙江到奔子栏,翻百茫雪山到德钦(现在的滇藏公路214线);第二条路是沿金沙江北上,经巨甸、塔城、拖顶、霞若翻格里雪山到奔子栏与第一条路交汇北上;第三条路是从巨甸西进维西,在顺澜沧江北上经小维西、康普、叶枝、换夫坪(因过去官员坐滑竿,到此地须更换夫役而得名)到德钦。 道路的选择,一般据以下条件而定:一是道路相对好走或相对近些;二是沿途土匪少,险段少,相对较为平安;三是沿途水草较为丰茂,便于马帮放牧和打野露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3 12:48:18编辑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