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青蜂驴 文章:1488 积分:2257 门派:逍遥派 注册:Monday, October 14, 2002 |
木子,请享受生命给予的快乐……
我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但对我而言:活着,即是为享受生命,享受生命给予的快乐。尽管“享受”这样至善至美的字眼有时候也会被污染和扭曲。 享受是安息,享受是感谢,像一条自足的小溪满意地沿着它曲折多石的河道,于是一路唱着歌蜿蜒前行——这是享受。
我深信,真正的园艺家既非自炫,也不为卖花赚钱,他只为看到一园生命的欣欣向荣,他只为看到小芽初碧时惊动泥土大地的那一个跃姿,他只为看到经霜的松枝可以老得多么迷人,他只为看到每一朵花开代表了一个生命的必然胜利!他要的是每一朵他所植下的花,享受它自己的花色、花形和花期。 “如果那朵花凋零了呢?”你问,“难道让他享受自己的萎败吗?”不是的,那朵花仍有很多可以享受的。 它可以享受自己丰盈的记忆,累累垂垂的记忆;它可以享受“化作春泥也护花”的尊严;它可以享受花朵一旦变成一粒种的惊讶;它可以享受在泥土下温暖潮湿的黑暗里,怎样把自己舒展、打开,逐渐舞成一株新我的喜悦。
因此,我深信,上帝造人,是为了让我们享受,中世纪的苦修教士,甚至穿着粗毛扎人的内衣以求自虐,我不认为他们得到了上帝的喜悦。 正如我认为“割股养亲”不是真正的孝,没有一个正常的父母能咽得下儿女的肉,那是一种愚蠢的道德。我也这样解释母亲之缔造生命,不是为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是为证明自己的生育能力,不是为养儿防老。 一个好母亲不为那些理由生孩子。 她要一个孩子,是因为她信仰生命的本身。 她要一个孩子,是因为她欣悦于自己的四肢百体,有如风中的花亭受着自己的每一瓣洁白,相信从那里面可以缔造另一个完整。 她要一个孩子,是因为“活着是如此美好”,而她愿意另一个新生命来分享这份美好。
英文里“share”一词是一个好听得像音乐一样的字眼?它代表的意思是“分享、共事”。但不管是分、是共,我们自己必须先有饱饮的、满足的心灵。 孙中山先生把林肯的“民享”看做是神来之笔,一字之间,每见胸襟,“民享”真是大政治家的口吻——但不要忘记,在这一切之前,我们先肯定了人世的种种美好,那个“享”字才有其意义。 上帝造人,是于茫茫大化中唤醒一握沉睡的春泥,赋之以形象,赋之以气息,赋之以与上帝同尊同荣的“天子”的地位。他给了我们什么?他给了我们全宇宙,再加上他自己。
稚小的婴儿怎样表示感谢?他只要大口地享受乳汁,愉快地将小头贴在温暖的被褥上欣悦地睡着,使能给父母极大的满足。 而当一个成人在晨起的时候,大口呼吸着朝露;深夜赶路的时候,偶然抬眼,虔诚地为每颗星加一个惊叹号当他坐下沉思一一我正在认真地享有这一切——他便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上体天心的境界。
去享有生命的一切吧,并且包括快乐。 去享有生命的一切吧,并且心存感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6 15:56:00编辑过] |
 四月天最是残忍,它在荒地上生丁香, 参合着回忆与欲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