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原野论坛 (http://www.gxyuanye.cn/index.asp)
-- 阳光助学 (http://www.gxyuanye.cn/list.asp?boardid=16)
---- 天等县进结乡镇募集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http://www.gxyuanye.cn/dispbbs.asp?boardid=16&id=21269)
|
-- 作者:NN茉莉
-- 发布时间:12/5/2009 2:34:42 AM
-- 天等县进结乡镇募集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感谢曹树强鞋童给这次天等衣物捐赠活动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其中总结和分析都非常值得大家深思!对于本次花费大量成本物力人力,除了感谢,还反馈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在11月26日做总结看片时,大家都给与一些建议: 1、对于募集的衣物需要花费大量的运输成本值不值得?这1000多元的费用如果应用在某处或学校或许起更大的作用,如何更合理利用捐赠的物品? 建议——可否把募集的衣物分2、5、10、20元等各级别义卖,通过这钟形式筹集的钱和省下不必要的运输费用,可以更有针对性应用。 2、哪些物品是最快捷、最容易募集的? 结论——是衣物、但面对义卖,存在的摆卖场地,人员参与,义卖搬运成本,义卖钱物公正,发放去处公示,影响和是否正当,等等,需要得到大众的正视、理解、支持! 以上两点是否可行,是否是往后我们合理的募集形式,可留待大家留言讨论。同时把曹树强鞋童写的总结报告挂在原野论坛——阳光助学版块中,以示公正!
阳光助学联盟 2009年12月5日
|
-- 作者:NN茉莉
-- 发布时间:12/5/2009 2:42:10 AM
--
感谢信 送给阳光助学联盟的爱心人 尊敬的阳光助学联盟及其爱心人: 您/您们好!非常感谢您/您们对我们天等贫困社区的支持,行动援助天等发展示范区办公室已经把您/您们捐赠的衣物和书包、文具、玩具等约4500余套,送给天等县进结镇天南、品力和孟养共计17个自然屯的有需要农户手中。其中有109双鞋子也按照您/您们的要求签字领取,感谢您/您们让他/她们在寒冷的冬天能收到一份温暖的关怀和无形的关爱。 行动援助协调进结镇民政助理、西部大学生志愿者7名和阳光助学联盟4人已于2009年11月21日-22日将您/您们捐赠的衣物及文具等送到上述社区。另外,有部分儿童玩具及童衣即将送给进结镇结安留守儿童学校的留守儿童们,相信那些孩子们收到礼物后都会非常高兴,都很感激您/你们的捐赠。您/你们的捐赠总共使500人受惠。 我们同时附上一些相片、财务报告供您/你们参阅。 最后,我们谨代表行动援助、进结镇天南、品力和孟养三个村及洞荷小学、结安小学向您/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您们关心我们发展示范区内的贫困人群,以及我们项目点的儿童。 衷心祝福您/你们全家幸福!身体安康! 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 广西天等发展示范区协调员 曹树强上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D)物资分发引起的思考 基于想“将贫困地区人的需求与城市人表达爱心进行对接”而通过联系阳光助学联盟发动南宁市的爱心人士捐赠衣物给进结镇天南、品力和孟养三个村。整个过程受到了进结镇民政助理冯汉安和各村委的大力支持,虽然我们已经有些进步了,把物资送到村部,甚至送到屯里,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但是从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与改进: 第一, 城市人的爱心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调配。 1. 男女数量的差距很大,从数量上看男女衣物几乎是1:6的比例; 2. 衣服的年龄比例也不合理,现在的农村里主要的是留守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而接收到的衣物主要偏重于年轻人;年轻人对旧衣服又很抵触,甚至还有些年轻人说些不太好听的话给志愿者们听; 3. 衣服的季节性也不太合理,冬衣少,夏衣多; 4. 捐赠的理念是照顾最有需要的人,但实际上很难实行。原本是根据收集到的贫困户(特别需要户)的名单进行发放到的,要求优先发放名单内的户,多余的才能由其他户过来领取,但是真正过来领取衣物的名单上的人通常是最边远的屯,个人行动也有些不便或没有交通工具,因此很难过来亲自取,而那些信息较灵、交通条件较好村屯的农户却能积极主动来领取。 l 建议基于社区的专门需要出发,有针对性的募捐!即使规模很少。 第二, 成本较大。本次捐赠的衣物从南宁到天等,再从天等县城运到各村部,再到各屯发放到需要农户的手上,这个过程需要的人力和资金较大。不包括南宁志愿者的费用开支,单从行动援助这些发生的费用来统计已经接近1600元。如果还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亲自送到例如龙元、龙茶、龙布和洞荷等不通路的村屯,这个费用需要更多。 第三, 发放时间太赶,也没有考虑到村里的习惯。从本次发放物资来看,南宁的志愿者和西部大学生志愿者们由于平时工作都很忙,他们也只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参与发放工作,但是期望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分发完这么多物资确实对当地村委和村干部们是个挑战!而村里的发放习惯也是往往利用街天让从屯里出来的农户路过村部时来取。虽然村委干部们都提前通知名单上的农户过来取,但适逢那天是街天,而且有个村委会的主任家有白事,所以很少有人过来取。 第四, 发放形式有些不近人情。我们的形式太正式、太官僚化。由农户主动来领取的现场可能会伤到需要农户的自尊,他/她们不愿当众过来取衣物,虽然后来经过调整,安排主动送到需要农户的家中,但又有某些志愿者对真正的志愿精神有待提高,而且送去的衣物可能也对人家不太合适,这又给操作上造成很大的困难。 最后,理念上的误解。“将贫困地区人的需求与城市人表达爱心进行对接”与过往“分发救济物资” 城乡双赢而不是与施舍、被迫接受之间有区别的,但是农村社区里的人往往混为一谈。“我们不是来‘发’给你们的,而是拿来给需要的人的,如果你不需要,没人会强迫你们要,让需要的人过来拿他需要的物资。” 感谢我们的社区给了你和我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