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原野论坛 (http://www.gxyuanye.cn/index.asp)
-- 原野无边 (http://www.gxyuanye.cn/list.asp?boardid=1)
---- 千家峒简介!![注意]想去的驴子请看看 (http://www.gxyuanye.cn/dispbbs.asp?boardid=1&id=6364)
|
-- 作者:我爱千家峒
-- 发布时间:9/3/2003 9:11:40 AM
-- 千家峒简介!![注意]想去的驴子请看看
踏访世界瑶族发祥地——广西灌阳千家峒
--------------------------------------------------------------------------------
一峒千家何处寻,高山万仞雾暝暝。可怜风雪悬崖上,曾住桃源世外人。
高山、流水、珍禽、奇葩;残垣、断壁、古墓、传说。世界瑶族发祥地——千家峒,以其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神秘莫测的民族文化,多少年来,吸引了无数海内外人士尤其是世界上三百多万瑶族同胞的目光。
瑶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分布在中国、泰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越南等十多个国家。散居在国内外的瑶族同胞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千家峒迁徙出来的,千家峒是他们的祖居地。瑶族人向往千家峒,崇拜千家峒,将千家峒视为圣地。
千家峒位于灌阳县东南十八公里海拔两千零九点三米的都庞岭腹地韭菜岭,四周高山原始森林环绕,中间是绿草繁茂、碧水涟漪的盆地,是世界上三百多万瑶族同胞向往和崇拜的圣地。由于岁月的流逝和民族的迁徙等诸多原因,千家峒的确切地理位置迷失了。千家峒像一个梦,一个迷失的梦境,这个梦在瑶族人口里代代相传,并在他们的心里深深铭记。几百年来,瑶族同胞为了寻找千家峒家园,不惜牺牲生命和耗掉一生的幸福,发起各种类型的“千家峒运动”,付出了血的代价。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寻找瑶族圣地,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大量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碑资料,终于确定世界瑶族发祥地千家峒位于广西灌阳县,专家们论证的理由有四:其一,灌阳县境内自古至今有千家峒这一真真实实的地名;其二,据许多文献资料记载,灌阳县现今的千家峒与历史流传的千家峒地理位置相符;其三,今灌阳县千家峒历来居住着瑶民;其四,今灌阳县千家峒的环境风景类似于传说中的千家峒。
从人文景观看,广西灌阳县千家峒,迄今地上还保存着很多倒塌的房屋瓦砾、荒芜的田地和道路、水井等;地下埋藏了不少反映瑶族特征的文化遗址和古代文物。多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地区考古队在灌阳考察,已发现瑶族文化遗址三十八处、古墓群六处,出土文物两千一百多件。经对十六处古迹进行等级鉴定,其中被列为广西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六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十处。
千家峒位于横亘在湘桂之间的都庞岭上,山峦重叠,云雾萦绕,风景迷人。千家峒分为上、中、下三峒,是一块几百亩土质肥沃的平原大野,四面环山,古树参天,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缓缓流经其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草原。
千家峒保存有较完整的植被及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发育完整,拥有华中、华南及滇、桂、黔等多种区系成份,起源古老,物种荟萃,中国特有属种多,珍稀濒危物种丰富,种子植物达一千六百五十三种,脊椎动物两百三十五种。
千家峒这块神秘而美丽的宝地,历来得到国人的高度重视。一九八二年经广西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千家峒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一公顷。二00二年七月,千家峒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灌阳县有关官员乐观地表示,不久的将来,世界瑶族发祥地千家峒有望获得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3 9:51:14编辑过]
|
-- 作者:我爱千家峒
-- 发布时间:9/3/2003 9:12:46 AM
--
图片是千家峒的--下峒风光
|
-- 作者:我爱千家峒
-- 发布时间:9/3/2003 9:21:54 AM
--
探访桂北千家峒
老樱
千家峒位于广西桂北灌阳县与湖南省交界处,其知名度远远比不上猫儿山、元宝山、大瑶山,知晓千家峒的人着实不多。但毛泽东的千古绝唱《长征》诗中提及的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就在此地。 千家峒,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千家峒,瑶族同胞的圣地,风光迷人的世外桃源!探访千家峒,有着太多的感受和至深的印象。
品味红军长征苦
探访千家峒是有特殊含义的。既有探险的感觉,又有拜访的内涵。千家峒并非普通旅行者想去就能 去的地方,最基本的条件是:好身体,铁脚板,吃苦精神和超常耐力。走一趟千家峒,可以说是长征的一次体验。 当地政府为此次进山作了必要的准备,又是食品.又是帐蓬,粮草充盈。一看便知道此行并非一般的考察旅行。 2000年11月11日,这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日子。队伍约20人.进山的当晚投宿在最边缘的一个村庄黄泥江:这个村庄仅一户人家,男主人是山外"嫁"进来的。黄泥江虽说山高皇帝远,但从电视里可看到国内外的信息,让人觉得与北京的距离并不遥远:主人家里还有一座可供4盏电灯照明的水电站。四季流水不断,电灯四季长明:一队人马挤进一户人家,本来就不宽敞的小土房似乎要被撑开了。晚饭后打地铺,凡是能摆下被窝的地方都利用上了,就连准备贮存红薯过冬的地窖,稻草一铺成了5人"标准间"。能住进地窖标准房的弟兄们倍感荣幸,可以体验当年红军长征时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情感。次日凌晨,队伍踏着浓雾启程。当翻过两座山后,队员们一个个气喘吁吁,雾水汗水分不清,从头到脚都是水。山路又陡又险又滑,一切都全然不顾,只能颐脚下的安全。路,越来越小,隐隐约约,越来越难走了。在默默的跋涉中,忽然有人惊呼:结冰了!是结冰了,冰结在树叶、草花、蜘蛛丝上。太精美太细巧了,从来没见过如此细薄的冰丝冰片,我们临时给它起子个名--雾冰,因雾遇冷结成的。大自然的造化无与伦比:红军长征过雪山,我们也过了一座"冰山"。 老千家峒不是征服一座山,而是一片山。路越走越长,脚步越来越重,跋山涉水所消耗的体力能量是超常的:中午时分,更感头轻脚重腹中空。饥饿的时候总是希望食物的出现,可后勤部队被远远地落在后头。看看路边,既无山果,又无野菜。"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此时自然想起红军吃树皮草根的极端艰苦岁月。 第一个目的地是千家峒,继续前行,到达草地便可造饭充饥。腹中空空反而觉得身体轻松。逢山过山,逢水涉水,别无选择。从凌晨的雾雨天穿行,过"冰山"到草地,一个天高云淡的艳阳天在迎接我们。取水、拾柴、做饭,二十世纪最好吃的一顿美餐做成了--五花肉煮雪萝卜,美味赛国宴。 上山难,下山难上难。从干家峒出山是另道下山,几乎是在一道接一道望不到头的山脊梁上走,坡度很陡,走在枯枝草叶上极易打滑,每人都坐了无数次"滑梯",稍不小心便会滑下万丈深渊,双脚不停往前移动,连一个留住脚步的平缓地都找不着。整整3个半小时的山脊路,把双腿"训练"得僵直而不会弯屈了。虽然看见了炊烟,看见了村落,但距离第二 个目的地还有三、四个小时路程。咬着牙也要走出去,否则,第二天只能坐担架出山了,所有的腿都会因肌肉过度疲劳而疼痛得难以行走。 2000年11月12日,20世纪的一个特别日子。从早上6点半启程到晚上24点,除去中途休息吃饭的时间,双脚一直在移动。同行的武警战士刘班长告诉我们,如果按每2秒钟走3步计算,今天已走9万多步,路程60多公里,品尝了一点红军长征的滋味。
神秘的瑶族圣地
在中国56个民族中,瑶族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瑶族,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分布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泰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散居在世界各地众多瑶族同胞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千家峒迁徙出来的,千家峒是他们的重要祖居地。瑶族同胞崇拜千家峒,向往千家峒,将千家峒视为圣地。 据史书记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是瑶族的重要发源地。民间流传更是美丽动人。千家峒很早很早以前曾居住有千户瑶族人家。这里风光秀丽,土肥水美,森林茂密,鸟语花香,远隔人世。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不需要交租纳税,瑶民们过着桃花源一样的日子。 这个与世隔绝的千家峒终于有一天被人发现了。明朝初年传到官府,官府派税官去收租收税。税官被世外桃源般的风光迷住了。加上瑶民纯朴热情,每家都以好酒好菜款待税官:不知不觉数月过去了,官府以为税官被杀害了.发大兵围剿千家峒。瑶民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鲜血流成了河。后来官兵发现了进山的税官,才知道错杀了千家峒的瑶民。但千家峒只剩下12户瑶民了:他门害怕官府再派兵将他们斩尽杀绝,决定逃离千家峒。老太公拿出祖先留下来的传家宝--牛角.把牛角分为12节,每户带上一节,相约500年后.不管漂泊到天涯海角,都要回千家峒团聚。如果能把12节牛角接成一整牛角,就证明是千家峒的子孙。这11户瑶民分别改成盘、蓝、奉等12个姓,离开千家峒.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和漂泊,他们分别到了灌阳的邻县,到了贵州、云南、湖南、广东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千家峒迄今还可看到很多断墙瓦砾、荒芜的田地、道路、水井等。 不管走到哪里,瑶民们都十分怀念千家峒。千家峒像梦一样在瑶族人的口里代代相传。由于岁月的变迁和瑶民迁徙,天长月久使千家峒的确切地理位置迷失了。瑶族人民在500年后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千家峒运动。为此,瑶族的子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千家峒找到了! 1998年在的寻找千家峒运动。 1998年在"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研讨会"上,寻找千家峒长达17年之久的宫哲兵教授宣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并获几十名瑶学专家的一致确认。瑶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地找到了。千家峒,历史上这个名字仅仅属于瑶族。如今,千家峒水源林保护区,属于地球村的村民。
巨型木灵芝 --大森林的杰作
干家峒的峒,指的是四面是高山,中间是一块平地的山中小平原。此次探访千家峒的主要任务是考察水源林保护区的生态状况。 此行的收获除了千家峒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生态状况和意志的磨炼外.还有幸获得了一个巨型野生木灵芝。木灵芝已经干枯,长0.5米,宽0.31米,重2.5公斤,且形状酷似一只野人大脚掌,世人为之罕见-巨型木灵芝是大自然的杰作,只有在很少有人惊动的世界才能长出这样的精品。的确,千家峒大概是经过传说中的大迁徙后,几乎就成了无人区。1982年经广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千家峒水源林保护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14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33.3平方公里,17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余座,其中都庞岭的最高峰韭菜岭.海拔高空2009.3米,系广西境内超2000米海拔蛇5大高峰之一。保护区内河流较多,常年流水不绝.涵养着丰富乾水源,是灌江的主要源头。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福建柏、南方铁杉、长苞铁杉等和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 从自然景观看,千家峒堪称桂林大旅游圈待开发的一颗明珠。此地群山连绵,森林浩瀚,古木参天,瀑布高悬。千家峒四面环山,中间有几百亩土地肥沃的山中平原,分上、中、下三个峒,因废耕形成了山中草地,夏绿秋黄,与周边的高山矮林、蓝天白云相衬,美不胜收。难怪令世界的瑶族同胞世世代代追忆仙境般的千家峒。
|
-- 作者:我爱千家峒
-- 发布时间:9/3/2003 9:24:17 AM
--
瑶族发祥地千家峒年内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广西灌阳县副县长何琼羽日前向记者介绍,世界瑶族发祥地——千家峒,已于日前通过国家林业总局评审,今年内有望获得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千家峒位于灌阳县东南十八公里海拔两千零九点三米的都庞岭腹地韭菜岭,四周高山原始森林环绕,中间是绿草繁茂、碧水涟漪的盆地,是世界上三百多万瑶族同胞向往和崇拜的圣地。由于岁月流逝和民族迁徙等诸多原因,几百年来,千家峒的确切地理位置迷失了。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寻找瑶族圣地,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大量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碑资料,终于揭开了千家峒之谜。一九九八年五月七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西瑶学会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区)、地、县有关人士在广西灌阳县召开“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研究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定瑶族同胞的圣地千家峒主要在以都庞岭主峰韭菜岭为中心的广西灌阳县境内,同时也包括湖南省道县西部、江永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这一认定,是瑶族史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千家峒神秘的瑶族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前往观光旅游和科学考察。据何琼羽介绍,目前该县正在积极寻求外资合作开发千家峒旅游项目。
|
-- 作者:冬雨
-- 发布时间:9/3/2003 9:34:25 AM
--
正在长见识。。。。。。。。好帖子!
|
-- 作者:我爱千家峒
-- 发布时间:9/3/2003 9:44:36 AM
--
感谢斑竹的支持!
|
-- 作者:精灵
-- 发布时间:9/3/2003 8:52:34 PM
--
看了才知道千家峒有这么多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