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原野论坛
(http://www.gxyuanye.cn/index.asp)
--
原野无边
(http://www.gxyuanye.cn/list.asp?boardid=1)
----
[分享]收集的赤水河自助游古镇、瀑布群、丹霞资料
(http://www.gxyuanye.cn/dispbbs.asp?boardid=1&id=17747)
-- 作者:nn游侠
-- 发布时间:4/20/2007 4:44:57 PM
-- [分享]收集的赤水河自助游古镇、瀑布群、丹霞资料
夜郎镇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在先秦时期,就是联结川黔交通的重要驿站。夜郎,作为古国、古民族,从春秋至西汉时代,曾称霸贵州四五百年。西汉牂牁太守陈立诱杀夜郎王兴后,大夜郎古国便消亡了。历史上以夜郎为名的郡、县有8个以上,而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的这座夜郎县,却是最后一个,存在的时间达几百年。是现行中国地图上惟一以“夜郎”命名的地方,也是唐代夜郎县城的遗址。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于乾元元年仲春至上元二年仲春(758-761)流放于此。
到达遵义后,可乘长途汽车到夜郎城,全程100公里,汽车票价15元,需3小时车程。
镇上有农家乐园可住宿,或者回遵义市里住,有遵义宾馆。
贵州遵义夜郎镇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现在的夜郎坝
茅台镇交通: 遵义春天堡停发车场有发往仁怀的班车,6:00~19:0030分钟/班,2~3小时车程,交通很方便。出仁怀市长途客车站,右侧云龙宾馆外有面的车到茅台镇,客满车走,大概20分钟车程,车费3元。如果从习水坐车到仁怀,中途要在茅台停车,从茅台镇到仁怀的车随时有。习水到仁怀的车,7:00~17:00,1.5小时/班,全程3小时左右,票价20~30元,视车型不同不等,桑塔纳50元/人。到仁怀后,到仁怀客运站转乘到茅台镇的班车,车程为13千米。
丙安景区位于赤水市西南,距赤水城区24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以丙安古城堡,月台楠竹林海海为主体遇观,兼有瀑布飞泉,丹霞异石高峡平湖,历史文化胜迹,红军长遗址等特色景观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丙安古城堡从元,明清起,历为川南入黔古驿道和川盐入黔古水路上的一个著名场镇,堡内古建筑一如当年商贾云集时的盛景,明清中脚楼,青石板,石堡门,陡石级,双龙八墩桥,古渡口,宛如一条时光隧道带你走进另一个世界,让你体以验一种似乎早已远去的心境。
丙安古镇住宿: 住宿条件还算不错,但星级宾馆不多,条件较好的宾馆主要集中在红花岗区。三星级宾馆遵义宾馆环境很好,但收费稍贵。湘山宾馆、体育宾馆、碧云宾馆也都不错。此外,县政府所在地通常都有干净卫生、服务较好的招待所。也可以住宿在农家乐,价格便宜不说,还可以吃到风味正宗的农家菜。特别请驴友注意的是那些在火车站出口站着兜客的私人旅社,最好不予理睬。
赤水河谷感受丙安古镇沧桑
——
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使赤水成为名扬中外的革命圣地。
时光流转,赤水河洗去了丙安古昔日的铅华,往昔的繁荣渐趋平淡和宁静。脚踩着带有青苔的石板街,眼看着不见油漆印迹的木板墙,阳光从两边瓦屋滴水檐之间撒下来,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这里的旧屋、旧瓦、旧墙飞檐中,都透着历史的沧桑。
沧桑的旧石板
距赤水市区12公里的丙安古镇,是个陈旧的地方,由于至今只有一条水路可到城堡脚下,少了外界的纷扰,整个市场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丙安是个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三面濒临滔滔东去的赤水河。距河滩10余米高,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两寨门旁,各有一株苍劲古朴的大黄桷树,沿崖壁掏出一凹槽,错错落落地建有许多吊脚楼。这些年代久远的老楼条多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古镇只有一条窄窄的石板街,长约400米,从古至今一直是周围几个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市。
脚踩着这条带有青苔的石板街,眼看着不见油漆印迹的木板墙,阳光从两边瓦屋滴水檐之间撒下来,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这里的旧屋、旧瓦、旧墙飞檐中,都透着历史的沧桑。
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一重要城镇。从明清时代起一直为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丙安场上客栈、饭店、茶馆比比皆是,镇上多数居民以此为业。外来商贾也相继在场上开店,湖南、湖北人还在此修建禹王宫,即两湖会馆。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成为来往盐船、商贾停泊过夜之地,场市更加繁荣。史料记载,1936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
寂寞的旧码头
大同在赤水河左岸,距丙安18公里,距赤水市只有6公里,是一个经过昔日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镇。70年前是这个地方繁荣的顶点。半山腰的镇子下,沿河用红石砌成的码头很有规模。好些时候码头上常常停泊着载满货物的商船。这些船多从下游运来布匹、花纱以及川黔两地所需洋广杂货,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运。木材竹筏浮江而下时,半个河面都是楠竹。从码头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时大同镇的繁荣,小镇渐渐成了盐商、货船补充供给、修理船帆的停靠点。
如今一切都成过去,旱路修通,货物改道,遗留下来的码头石阶零乱不堪,现在早已不见停泊的商船,只有母亲带着幼儿在夕阳罩着的河边戏水,才不致使这个宽敞的码头寂寞。
镇上老屋的木墙上,还留有60年代中期最流行的政治口号,大红色油漆刷写的标准宋体字与对面保存完好的祠堂大门上精美的石刻面对面望着,这些都是小镇的历史故事。还有一些故事是关于梢公和船娘的。弄船者日出暮归,迎来送往的船娘在橹上系一块红绸,既是风俗也表情愫,怪不得码头上方半山腰间有一株古老的黄桷树,只有根扎在半山腰,整个树干完全横卧在空中,探出身子俯望着赤水河。讲故事的人说这株老树从长出来就是今天看到的样子。也许这株老树把小镇昨日的浪漫情怀与现在的怀旧伤感交融在一起了。
不管是老城市还是古镇,都曾经经历过繁华,今天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似乎距古镇人很远。坐在洗得发白的门槛边看书的老者和在街边戏耍的顽童一样从容,那些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吸引了人们去追寻、体验,感受早已逝去的生活风情。青砖、拱门、石板街,不同朝代在此演绎不同的故事。如今城里人的时装店、家用电器店也在古镇上开着,不多,却也传递着现实社会的气息,古镇少女的高跟鞋也袅袅婷婷地踏过青石台阶。在赤水看过瀑布、丹霞、桫椤、竹海,再走走古镇古街,无论如何你都能读出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悠远。
建议行程
第一天:南宁~遵义~丙安,住丙安古镇。
第二天:游竹海、桫椤林,燕子岩瀑布。中途可观赏丙安古镇,晚上到十丈洞瀑布景区,在十丈洞瀑布附近有农家旅店,价格在10元/人左右,晚上可到农家品尝农家饭,价格7元/人左右。
第三天:游十丈洞瀑布,四洞沟,晚上回到赤水
第四天:赤水———贵阳~南宁,如果可能中途可在乌江停留,品尝鲜美的乌江鱼。
不可不尝的美味有竹筒饭,农家腊肉、赤水豆花和赤水名小吃猪儿粑,特别是大同古镇口的陈记豆花分店,店面很不起眼,但是味道却实在让人难忘;据说四洞沟出来不远一座桥头小店的竹笋也相当美味,我们因为时间关系而无缘品尝,有机会的话可以一试。沿途的竹雕工艺品价格合理公道很有纪念和欣赏价值,可以带一两件作为收藏和赠送亲朋好友,整个行程预算为700元左右。
从明清时代起,这里就是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丙安场上客栈、饭店、茶馆比比皆是,镇上居民大多以此为业。 丙安镇距赤水市区12公里的丙安古镇,是个陈旧的地方,由于至今只有一条水路可到城堡脚下,少了外界的纷扰,整个市场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丙安是个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三面濒临滔滔东去的赤水河。距河滩10余米高,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两寨门旁,各有一株苍劲古朴的大黄桷树,沿崖壁掏出一凹槽,错错落落地建有许多吊脚楼。这些年代久远的老楼条多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古镇只有一条窄窄的石板街,长约400米,从古至今一直是周围几个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市。
脚踩着这条带有青苔的石板街,眼看着不见油漆印迹的木板墙,阳光从两边瓦屋滴水檐之间撒下来,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这里的旧屋、旧瓦、旧墙飞檐中,都透着历史的沧桑。 沿着这条旧石板路走下去,你就会走到过去,走到遥远的明朝清代。 丙安正是从明清时代走过来的。相传丙安原为“炳滩”,后因是常发生火灾,人们认为可能与“炳”字从“火”有关,于是改“火”为“水”,此后果真少有火灾。汉字规范后便改为“丙”。“滩”究竟是因河滩而得名,还是因场市而为“滩”无从考证。1962年建人民公社时,就改叫“丙安”了。据说是为铭记治理赤水河,使大、小险滩恶水变为平安之水的功绩而取的。 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一重要场镇。从明清时代起一直为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丙安场上客栈、饭店、茶馆比比皆是,镇上多数居民以此为业。外来商贾也相继在场上开店,湖南、湖北人还在此修建禹王宫,即两湖会馆。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成为来往盐船、商贾停泊过夜之地,场市更加繁荣。史料记载,1936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 时光流转,赤水河洗去了丙安镇昔日的铅华,往昔的繁荣渐趋平淡和宁静,只有赶场天,附近几个村寨的人聚到场市上,才有点喧哗,平日来看,依山就势的古镇祥和从容。 场市很窄,街中间的石板已被磨得光滑而细腻,但两头与路牙子交接处长有斑驳的青苔附着。沿街的老屋前,伸着舌头乘凉的看家狗和拉长身子晒太阳的大花猫在街头“横刀立马”,本来就只容得下两人并肩的街,越发显得拥挤。 老街店铺里卖着手编的草鞋、粗犷的竹工艺品,敞开门的堂屋晨,坐一桌老人玩着古牌,或许这牌的年代太久远了,少有年轻人参与,正因如此,那玩牌的架式到底比起我们在城市街头常见的麻将多些历史少些俗气。 站在老屋门口的年轻人已经讲不清老镇的年代了,只晓得房是祖父的父亲留下来了。铺子早在奶奶未嫁时就有了,只有偶尔来寻古访旧的外来客惊奇的眼神提醒镇上人,这里真的太老了。 走在这样的古镇上,多半都会有一种由时空带来的惘然与慨然,没有生命的东西,因曾有过生命的痕迹而让人想来唏嘘不已。 大同在赤水河左岸,距丙安18公里,距赤水市只有6公里,是一个经地昔日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镇。70年前是这个地方繁荣的顶点。半山腰的镇子下,沿河用红石砌成的码头很有规模。好时候码头上常常停泊着载满货物的商船。这些船多从下游运来布匹、花纱以及川黔两地所需洋广杂货,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运。木材竹筏浮江而下时,半个河面都是楠竹。从码头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时大同镇的繁荣,小镇渐渐成了盐商、货船补充供给、修理船帆的停靠点。正因如此,不时大同最出名的就是铁匠铺,旧船上用的铁钉、铁梢之类的小铁具成了大同主要的工业品。最繁荣时,安顿了不到300户人家的小镇上,竟开了六七十家打铁铺子,家家生意红火。老辈人说,听上辈人讲,大同很少有清静的时候,一天到晚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与拉风箱的呼呼声伴着船来船往贺喜道虽的吆喝,热闹就出来了。
如今一切都成过去,旱路修通,货物改道,遗留下来的码头石阶零乱不堪,现在早已不见停泊的商船,只有母亲带着幼儿在夕阳罩着的河边戏水,才不致使这个宽敞的码头寂寞。 铁匠铺也随着商船的远去衰败下来。今天紧贴公路边仍有一家,风箱已不用人拉了,打铁的汉子赤着胳膊挥汗如雨,打的不再只是船上用的小铁具,只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还依稀留有老辈人讲的那份热闹,仍能翻动古镇已远去的繁荣。 镇上老屋的木墙上,还留有60年代中期最流行火爆的政治口号,大红色油漆刷写的标准宋体字与对面保存完好的祠堂大门上精美的石刻面对面望着,这些都是小镇的历史故事。还有一些故事是关于梢公和船娘的。弄船者日出暮归,迎来送往的船娘在橹上系一块红绸,既是风俗也表情愫,怪不得码头上方半山腰间有一株古老的黄桷树,只有根扎在半山腰,整个树干完全横卧在空中,探出身子俯望着赤水河。讲故事的人说这株老树从长出来就是今天看到的样子。也许这株老树把小镇昨日的浪漫情怀与现在的怀旧伤感交融在一起了。 时间已是黄昏,天气渐凉,石板街的老屋前放着一张竹床板,不满周岁的小儿和母亲在竹床上嬉戏,年轻的父亲和邻晨坐在一边悠然聊着,一边看着这对轻衣薄衫的母子,这个足以让人驻足回望的景致,为小镇又增了些许慵倦和散慢。这小儿爬的竹床已完全变成了咖啡色,兴许上面爬过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小儿新鲜的皮肤、稚嫩的四肢把这旧的床、旧的房、旧的墙、旧桌旧椅映照得生机勃勃。 不管是老场市还是古镇,都曾经经历过繁华,今天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似乎距古镇人很远。坐在洗得发白的门槛边看书的老者和在街边戏耍的顽童一样从容,那些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吸引了人们去追寻、体验,感受早已逝去的生活风情。青砖、拱门、石板街,不同朝代在此演绎不同的故事。如今城里人的时装店、家用电器店也在古镇上开着,不多,却也传递着现实社会的气息,古镇少女的高跟鞋也袅袅婷婷地踏过青石台阶。在赤水看过瀑布、丹霞、桫椤、竹海,再走走古镇古街,无论如何你都能读出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悠远。
http://www.gzchishui.gov.cn/news_show.asp?id=1648(丙安古镇照片)
-- 作者:nn游侠
-- 发布时间:4/20/2007 4:46:07 PM
--
赤水市位于赤水河中下游,依赤水河而建,因而赤水所辖乡镇基本上都傍临着赤水河。古镇丙安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的丙安古镇,宁静中还残留着几分当年繁华盐埠的痕迹。丙安距赤水城区20公里左右,拥有丙安占城堡、瀑布飞泉、丹霞奇峰异石、红军长征遗址等特色景观。
一个周末的中午,在赤水市内品尝了菜豆花、筒筒笋等当地特色菜后,我们驱车沿着赤水河边的公路向丙安古镇赶去。一路上的美景目不暇接,粉墙黛瓦的农舍掩映在河两边的丛丛竹林中,炊烟袅袅,烟雨中风景朦胧。古代诗人“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涛意,随霏霏细雨飘落而至,滋润着在都市中日渐浮躁的心田。慢慢掠过车窗映入眼帘的,都是清新和自然,是带着一种古朴情调的黔北山乡景色。
即临丙安镇时,我们在赤水河北岸先远眺了一下她的风采。因为不是雨季,所以河水水量不大,远远可见古码头通向水面的石阶随坡而下,直至水边。岸边停着一艘旧船,让人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占句。站在赤水河边的公路隔河望去,远远看见一长排吊脚楼,由数百根圆木支撑在赭色的凹凸不平的岩石上。吊脚楼三至五层不等,比肩林立,蔚为壮观。每幢吊脚楼的屋檐下都挂着一串串红色的灯笼,天风拂来,红灯笼摇来晃去,形成一道亮丽的风
风景,使人仿佛坠入历史的漩涡。
我们不忍心一下子就揭开丙安古镇那神秘的面纱,于是先在停车场边架起三脚架,隔河对古镇吊脚楼来了番热身拍摄。然后来到渡口前,丙安乡政府食堂70多岁的苟永祥老人指着渡口碑记,热心地给我们讲述起当年的峥嵘岁月。近前观看,碑上刻着:“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五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二师北渡赤水河。至此揭开了‘四渡赤水’战役序幕。”谢过老人,拍下石碑,我们从吊桥上晃晃悠悠地走向丙安古镇。
丙安镇顺赤水河而建,距河滩10-30米高,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沿高低起伏的石板古道拾阶而上,进入用粗粝的赭石垒成的弧形门洞。仰视门洞,似乎把人带到那远古的年代。向老乡打听,没有人能说得出这城门修建于何年何月,只是说相当久远。进入镇中,脚下那一块块光滑如玉的赭石板,在秋雨的滋润下极富质感。枝蔓延伸到吊脚楼依傍的石壁中的大黄桷树,与古老的街巷相互映衬,更显古镇的质朴动人。
我们从西边的太平门进,至东边的东华门出,慢慢地转悠,细细地拍摄。因为小镇是精致的,而旅游者的脚步又很容易把细节错过。我们从寨门旁的石梯开始拍摄,沿街将挑担的汉子、做作业的小孩、聊天的老人以及屋檐下的小猫小狗都逐一收入镜头中。起初觉得古镇的店面不多,只是一些临街的房子门户开着,每一个有特色的情景我们都尽力捕捉,每一家值得流连的小店我们都驻足观望。有位大嫂在门外架着一个炉子煎豆腐,见我拍照,忙招呼我买了一块巴掌大的烤豆腐尝尝,嘿,好吃着呢。真想再来上一碗用赤水特产黑豆做成的河水豆花,炒上一盘老腊肉,外加二两老白干,细品慢嚼古镇美味。只怕错过了天黑前的拍摄时机,我不得不强咽馋涎继续往前走。
丙安的街道,由赭石板铺就的一条主街和几条小巷组成。主街靠山的一面,全部是一排排一楼一底木结构的清末民初时代的民居,家家都设有堂屋、厢房和走廊。临江的一面,在街道上也是两层,而两层下大多数是二至三层的吊脚楼,几乎座座吊脚楼临江的一面都设有走廊。据当地人说,过去赤水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那时的船在赤水河上川流不息,丙安就成了一个码头。从自贡、泸州贩盐的汉子都要在丙安歇脚,然后过河去习水、遵义。停泊在丙安吊脚楼下的船只抛锚后,船老大总要在丙安街上住上一两夜。在茶馆里饮茶,听川剧,听说书,推牌九,会朋友……从那家家临街的店铺以及那些人丁兴旺的老宅中看到的精致木雕窗棂和门楣,足以想像昔日的丙安是多么的热闹和繁荣。
我们一行在丙安街巷里悠闲地穿梭着,拍摄着。此时才发现这里所有临街的房屋几乎都开成了店铺,大至家用电器,小到针头线脑以及时尚服装应有尽有,发廊和剃头铺、录像厅和台球室相邻相连,互不干扰。走进临江的一家茶馆,里面十几张桌子,5角钱一杯的茶,可以从早喝到晚。茶馆里临街的两张桌子上,有人正在玩儿川式长牌,围观的人比打牌的人还多。
来到正街的拐角处,一户人家的堂屋门当街大开着,在这家敞亮的堂屋里,在传统的祖宗牌位上贴的不是祖宗牌位,而是毛泽东、朱德的大幅照片。老屋的门楣正中挂着一块褪了色的木匾,上面清晰地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师部”,而与此屋一墙之隔的另一间屋子的门楣上,挂着的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部”,其堂屋正对门的祖宗牌位上也挂着毛泽东、朱德的画像,下面还点着红红的蜡烛。
据有关资料介绍,1935年1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的千余人,从习水开过来,突破驻守在丙安镇的川军防线,攻占了丙安,并把红二师师部和第一团团部设在丙安镇内。如今,丙安街上还流传着许许多多红军渡赤水的故事。70年来,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上街来赶场,总要去毛泽东、朱德的画像前点两支蜡烛,烧几炷香,许一些美好的愿望,希望伟人们保佑他们平安健康、发财致富、生活安宁……
由于不是旅游旺季,周末的古镇上少有外来的游客,街道上行人极少,两旁老房子的屋檐下,三三两两的老人在喝茶聊天,一些女人临街纳鞋垫、织毛衣,小孩子们则无忧无虑地逗着小猫小狗,或玩儿着游戏。历史在这里没有故作高深,古镇不只是供人欣赏的,它有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
穿过古镇,来到东华门外,此处的吊脚楼凌空高悬,让我想起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沿着陡峭蜿蜒的石梯下到赤水河边,仰望山腰的吊脚楼,不能不惊叹建筑的神奇。这些房屋一律依山凿岩立柱架建,前半边以木柱支撑临河,后半边靠岩着地开户。既有少占土地之利,又有干燥通风之便;既有脚踏实地的安全稳固,又有凌空兀立的雄伟峻拔。
我们拍了一些石梯近景后,本想多拍些吊脚楼的照片,只因雨雾迷濛,能见度不佳,只好作罢。站在赤水河畔的岩石上仰视吊脚楼,只见数百根楼柱平地拔起数十米,承载着丙安独特民居的负荷,看上去感觉其不堪重负、岌岌可危,但这种担心在当地人看来显然是多余的。当地人说,千百年来,丙安的吊脚楼从没有出现过垮塌,依旧安稳。
忽然发现东边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尽管桥墩上的雕像大都已毁损,但仅存的两只龙头,依然显现出占桥昔日的风姿。
游览了一次丙安,了却了心中一个夙愿。黄昏时分,我们依依惜别古镇。丙安珍贵的红军文化遗迹,古朴的民风、民居,较为完好的吊脚楼,能够留存至今,完全是因为过去交通不便,加之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浓厚。时下,越来越多的游人沿着已开通了的赤习公路,源源不断地向丙安涌来,幽静的古镇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安卧深山人未识了;真心希望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好丙安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在我的心中,丙安乌瓦粉墙的老街、枕河临街的店铺、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寻常巷陌,子夜黔腔……已成为此行难忘的记忆、珍贵的收藏。
景区简介
大同镇位于赤水市城区西部水陆交通便利,经赤水河入长江可到重庆、武汉、上海。自古商市繁华,军争兵燹,浓郁的耕读文化,淳厚的乡民性情, 各地商人捐资修建的会馆, 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以及沿袭的一套祭祀类建筑,确与山、水、林构成和谐、美丽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反映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时代的历史风貌。
景色特点
大同古镇现存建筑建于明末、清初 ,由古街、古码头、古井、古街房、古民居、古庙宇、古会馆、古碑、古牌坊等组成,大多依山而建,前殿、正殿、后殿、吊脚楼、岩穴等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古墓、古碑、古牌坊则结构严谨,绘画雕刻、书法文字一应俱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西方人称为“石头写成的历史”。古镇房屋以街道为建筑的纵轴线和横轴线串架接庐紧连延续,相向一字排开。建筑材料采用木材、杉皮、小青瓦、丹霞石,楠竹等多种自然和人力加工的材料,由形体、质地、色彩、不规则对称等项构成古镇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在黄金分割、体的尺度、透视的夸张、色彩的协调与互补的序列组合中的敞闭、韵律、穿插等,都存在着传统建筑的一定的客观法则,充分发挥出古代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综合能力。
风俗习惯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
风味特产
乌江鱼、折耳根炒腊肉、鸡蛋糕、南白黄糕粑、尚稽豆腐皮、鸭溪凉粉、羊肉粉、遵义豆花面
交通概况
乘坐赤水到四洞沟的车,中途在大同古镇下。大同在赤水河左岸,距丙安18公里,距赤水市只有6公里。
门票无
-- 作者:nn游侠
-- 发布时间:4/20/2007 5:01:24 PM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作者:逆流
-- 发布时间:4/21/2007 7:22:02 AM
--
-- 作者:老牛
-- 发布时间:4/21/2007 5:40:48 PM
--
太长乐~~~~~~~~
-- 作者:nn游侠
-- 发布时间:4/21/2007 8:16:34 PM
--
以下是引用
老牛
在2007-4-21 17:40:48的发言:
太长乐~~~~~~~~
只是提供给有兴趣的人看看,没兴趣的不看也罢。...嘎嘎~~~~~~~~~
此外据查询火车时刻和票价:南宁~成都K142次快速列车到站遵义,卧铺209/元,17:51开,次日14:40到,路上21个小时。
-- 作者:雨倩
-- 发布时间:4/21/2007 8:21:08 PM
--
太好了。两年前就曾从电视上见过赤水河丹霞的专题片,
很不错的地方
却没有找到自助游的资料。
先收藏。谢谢。
发短信
购买论坛点券
我能做什么
我发表的主题
我参与的主题
基本资料修改
用户密码修改
联系资料修改
用户短信服务
编辑好友列表
用户收藏管理
个人文件管理
今日贴数图例
主题数图例
总帖数图例
在线图例
在线情况
用户组在线图例
文件集浏览
图片集浏览
Flash浏览
音乐集浏览
电影集浏览
贺卡发送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Copyright ©2002 - 2005
Gxyuanye
.Com
ICP证
桂ICP备05007305号
页面执行时间 00.02344 秒, 4 次数据查询